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学术探讨

学生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布人: 最后更新时间:2018年5月22日

每位学生都想学好,即便成绩非常差甚至表现出厌学情绪的同学在其内心深入也是想学好的。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高,一些学生逐渐被淘汰,为什么呢?不同学生导致被淘汰的决定性因素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可能:

一、阅读、记忆方面。在成绩下滑的学生中,有将近30%左右的学生因为阅读量少,语言表达不太流畅,对各科基础知识不愿意记忆或懒于记忆,由此导致成绩下滑。

现实中许多学生阅读量不够,主要存在的现象有:(1)孩子贪玩或爱看电视,心理没有读书的想法;(2)不愿意读或读不下去;不少家庭藏书不少,孩子就是不愿意读,充其量只是翻一翻;(3)作业多,没有时间阅读。当然,现实中有学生喜欢阅读,但读得很肤浅,在内心深处积淀下来的东西不多。(4)有的家长虽然鼓励孩子要多读课外书,只是说说,孩子不愿意读也就不读了;还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课外书,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认为只要将课本学好就行了。学生不愿意阅读的原因分析:(1)对阅读认识不够,相当多的孩子将阅读看成学习之外的事情。(2)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现实的学校教育往往局限在课本那些知识,只是对课本那些知识“精耕细作”“反复训练”,而不是以课本知识为“引子”或者说为基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通过阅读所形成的“大系统”来化解课本知识的“小系统”。后者不仅解决课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从中能够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前者只会使学生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使其厌烦学习,因为大量重复或变象重复的内容,使学生想也不想就将题目做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做出来完全是训练的结果,而不是动脑的结果。学生不动脑,又何言主体性呢?(3)学生所处的生态环境对学生的阅读没有拉动作用。学生无论处于家庭生态环境、学校生态环境,还是社会生态系统,都很难获得阅读上的动力。

学生不愿意记忆基础知识的原因有:(1)学习观念、学习意识不科学。他们满足于做出题目,这种做出往往并不是运用知识分析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反复训练的结果,虽然他们做出题目,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2)受错误认识的影响,认为记忆基础知识就是死学,故不愿意去记忆基础知识。实际上,记忆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3)有的同学认为记了还是忘,再说考试又不考基础知识,故不愿意记忆或懒于记忆基础知识。

阅读对于孩子而言,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推动其内涵的系统发展(即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的构建)。笔者在此谈两方面:一方面大量阅读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及成绩的提高。我曾经辅导一名高一学生,发现她的口才非常好。在闲聊的时候,问她:你读了多少课外书?她说:我看的课外书撂起来能将一口教室的墙壁遮盖完。我问她:你读这么多的书,有什么好处?她说:老师出一道作文题,我一般五分钟就可以上台演讲。学习语文、政治、历史、英语等学科都感到很容易。由此可见,广泛阅读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这也正如杜甫所说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有诗书,语自华。我曾经针对那些文章写得好、口才好的大学生和成功人士做过调查,发现他们都读了大量的课外书。一般都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的。现在有的家长见孩子作文不好就赶快补作文,阅读不好就抓紧补阅读。实际上,孩子只要大量阅读,这些问题都会自动消失的。另一方面,大量阅读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观点,认为当孩子身上出现某种苗头时再想办法解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笔者认为针对孩子的成长持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某个问题或有什么苗头时,已经是一段时间的发展结果,而不是问题的开始,此时再来解决已经是亡羊补牢。我提出的建议是: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提前量。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一方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量。笔者提出“用文化滋养心灵,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和谐——构建体内文化意识系统”这一理论观点。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好象与许多高尚的人进行交流,促进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书中的是是非非也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指导孩子平时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孩子通过读书获取了做人、做事方面的间接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意识观念,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识观念时,就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就象小时候给孩子打预防针一样。让孩子读健康的书就是让健康的思想在孩子的心目中扎根,让孩子的心灵不容易被感染。笔者在北京曾接触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痴迷者,对他们的调查发现,他们几乎都没有读过课外书,其课外时间都基本是看电话、玩游戏机、上网,他们的内心世界杂草丛生。

阅读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笔者根据调查发现:阅读与记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地说,在中小学阅读量大的同学一般记忆力较好,阅读量小的同学记忆力往往不是太好。这其中的必然关系笔者未做深入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办法:建立班级图书馆,将阅读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拓展知识面,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学生的阅读;通过一系列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阅读的层次;同时,与班级主题活动结合起来,阅读什么是通过精心设计,是围绕引导学生构建其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的。具体详见《关于体内文化意识系统》一文。

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的做法:(1)要求学生当天作业,先复习后作业,做作业过程中要强调有意识地运用知识,做到充分动脑;(2)每周末要将本周所学基础知识复习一遍,同时,每天可以挤出一点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注:当在听课、看书、做题过程中发现以前所学基础知识存在遗忘,应提醒自己及时复习)。(3)作为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特点如学习不自觉,对孩子各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而且这种检查要建立在孩子自我检查的基础之上;(4)寒暑假期间要引导孩子将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而不是上补习班。

二、思维方面。在成绩下滑的学生中有40%左右是因为不会思维导致的。

人的素质包括许多方面,其核心素质就是思维能力。如果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行,那么他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人们常说,玩皮的孩子聪明,为什么呢?因为玩皮的孩子在玩的时候他琢磨怎么玩,这样他动脑的机会就比普通的孩子多,所以也就显得聪明。人是因为动脑才聪明的,而不是因为聪明才动脑的。有人说,女孩子在小学出类拔萃,往往到初中或高中就不行了。实际上,如果女孩子会思考,往往会比男孩子更容易成才。因为女同学一般比男同学更自觉、刻苦,看看这几年各地的高考状元学生,女的比男的多。

可能有的家长要问,我们家长怎么知道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般地说,没有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学生常会有以下一些表现:课堂上觉得什么都听懂了,一旦自己独立做又感到无从下手;打开课本觉得什么都会,合上课本又觉得什么都不怎么会;题目变个形式就不会了;小测验考得不错,但一到大的综合考试就不行了;每天学习很认真,天天做题到深夜,就是成绩上不去。而且这种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现得就越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课堂上觉得什么都听懂了,一旦自己做又感到无从下手”呢?为什么会出现“打开课本觉得什么都会,合上课本又觉得什么都不怎么会”呢?不会思维的学生在听课、看书时,往往满足于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常常顺着老师或者课本上的思路往往下听或者往下看,他们并没有产生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旦自己做时,当然也就不知道怎么思考了。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假如我们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经过几个交叉路口,转了几个弯,步行到一个地方。在不考虑安全的情况下,如果再让孩子单独去这个地方,那么他是否还能顺利到达这个地方呢?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孩子在跟大人走的时候,往往是大人到哪,他就跟到哪,大人左转,他就跟着左转,在交叉口的地方,大人走中间那条路,他也就跟着走中间的那条路。对道路不进行标识,当孩子自己走的时候,当走到交叉路口或转弯时,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了。如果孩子跟大人走的时候,能够主动标识道路,那么这样的孩子往往就可以独立到达。

小测验考得不错,但一到大的综合考试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小测验考查的范围小,好模仿。而综合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大,就不知道模仿什么了。再说,这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行。

我们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但是决定孩子未来成绩的往往不是现在的分数,而是现在所养成的思维习惯。几年前,我曾经针对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分别做过一次考试,他们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不是100就是99,从卷面成绩上看,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差异。真的没有差距吗?接下来又进一步针对他们思考的独立性进行检查,让他们将自己的分析过程说出来,结果发现他们的差距非常明显。大至可分成四种情况:有的同学能够分析得头头是道,就象一个小老师一样;有的同学需要提醒或不断追问下才能断断续续地说一些;有的同学不会分析,而是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课本例题就是这样写的;还有的同学虽然能讲,但都是套老师的话讲的。

我们可以预测一下,这四类学生中哪一类更适于发展呢?当然是第一类学生。他们虽然都将题目做出来,但不同学生动脑层次是不同的,所得到培养的力度或者培养量是不相同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事实:题目虽然是学生自己独自做出来的,但并不一定是他独立思考做出来的。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模仿套用老师的解题方法;(2)靠解题经验;(3)凭着感觉、误打误撞、连猜加估;(4)凭着灵感做题。

靠这几种方式虽然能够将题目解答出来,但并不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也就是说,这样将题目做出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做题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自己,那么孩子的注意力重点应放在什么位置才算为培养自己而做题呢?笔者研究认为:要从培养自己的角度做题必须把注意力放在以下几点:(1)注重思考过程;许多同学拿来题目,满脑子想的是只要将题目做出来、做对就行,并不关注自己的思考过程。善于动脑的同学是思考好了才写的,写的时候往往是一气喝成,不善于思考的同学往往是边写边思考,发现不对再擦了重写。(2)注重思考自己是怎么思考的;绝大多数同学都缺少这方面的思考,很多学生容易题目做得一个劲,一旦遇到难题,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知难而退,为什么?主要因为是:他们做简单题时没有思考自己是怎么思考,没有找到思考本身所遵循的规律,当遇到难题时就不知从何处思考,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我们同学在做简单题时能够思考到位,揣测自己是怎么思考的,能够找出思考本身所存在的规律,那么做难题时也就知道怎么去思考,难题也就不难了。(3)注重总结、反思。有不少同学将做过的题目稍微变换一下,又不会做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不注重总结、反思,就象狗熊掰棒子,掰了不少,但最后留下的不多。当然,总结、反思是在前面两条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前面的一二两条,也就谈不上总结、反思。也许有的家长要问:孩子天天做题到深夜,那有时间思考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如果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思考,就会发现许多题目是相通的,根本不需要做,就是做所需要的时间很少。

当然,学生的思维问题也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解决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学生应按照思维完形学习理论进行学习,教师应采取思维完形教学法进行教学,评价应采取思维完形考试等,从系统角度促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动脑层次。至于拿来一道题目到底怎么操作?从怎么学的角度,笔者已在《世纪学习方略》中阐述了,从怎么教的角度,我们将在本丛书相应的学科操作示范中进行阐述。

三、情感意识态度方面。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和责任心不强、意识观念落后、意志不坚强、心态不积极等原因导致成绩逐渐下滑的。这类学生占下滑人数的25%左右。该方面与前面两个方面存在很大的联系。前面两类学生在成绩方面往往会有优势学科,有闪光点,而属于该方面原因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全面都不怎么样,缺点很多。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问题,他们大多来自这样的家庭:长辈观点不统一,一个严一个松(或者说孩子在严要求下存在躲避空间的);单亲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等。

对于该类学生,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1)引导其进行自我形象塑造;加强其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2)与其交流使其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3)规范其学习过程,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不断强化其主体意识。

假如老师能够立足于教育之根来展开自己的教育教学,就不会出现上述学生。立足于教育之根进行教育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是大爱,因为它让孩子的内心立起来,让孩子大脑动起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立体成长。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要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我们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做法,那是很难成功的。周宏用赏识的办法将周婷婷培养成博士,有人用挫折教育的办法将孩子培养好了,有人采取打的办法将孩子培养好。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地上,任何一种办法下都有成功的案例也都有失败的案例。有一篇文章报道:一个特级教师生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大学没毕业就被选到国外留学,而二儿子呢?上到初二就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了。总之一点,方法要因人而异。方法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要引导孩子充分动脑和构建体内文化意识系统,即教育之根。

查阅更多内容请登陆官网:www.lexuetang.net.cn